带着吉他流浪
内江小伙余师:想知道自己能够走多远, “我不是以乞讨者的身份站在路边去唱歌。我觉得,流浪也可以是美好的生活方式。”有钱人可以博施济众,我没什么钱,但可以分享我的笑容和快乐的方式。”夜色昏黄,华灯初上,就地摆上20张自己摄影制作的明信片,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拿起吉他弹唱起来。
爱上音乐 想像偶像一样唱歌 “我高中时开始就很喜欢五月天,因为想像偶像们一样唱歌,一上大学我就开始学习吉他。”余师说,因为没有音乐基础,刚开始学了一年他才会弹两首歌。后来慢慢进步,到大三他组起了乐队,毕业时,他和他的乐队还举办了毕业专场演唱会。此外,在学校一次歌唱比赛中,余师演唱五月天的《倔强》拿下了头名。在余师看来,他和五月天真的很有缘。他说,他第一次卖唱的那座石桥,是五月天《小太阳》中拍摄的那座桥。
今年4月,他作为五月天的歌迷参加了《鲁豫有约<五月天第二人生>》节目,见到了五月天几位成员,还现场为乐队演唱自己写的歌曲《asongformayday》。大学毕业后,余师继续坚持写歌,到现在大约写了50首原创歌曲。除了音乐,余师还梦想成为一名摄影师,外出流浪的日子,他拍下了许多唯美的照片。关于爱情,余师说,“相信爱情,但更相信经营。”他说,在遇到另一半之前,他会好好地生活,把自己变成更好的人。 因为理想 他辞去工作去流浪 “2009年大学毕业后,我到了一家IT公司上班,但我很不喜欢这份工作,我喜欢音乐和摄影。”余师说,流浪,是因为始终放不下心中的音乐、摄影梦。“一张泸沽湖的风景照触动了我,照片美得就像一幅油画,我告诉自己,不能再这样待下去了。”2011年初,中规中矩上班两年后,他毅然辞去工作。
2011年3月,带上2000元现金,带上吉他、相机,背上背包,从成都出发,余师开始了一个人的旅程。一开始,他只计划了去丽江、泸沽湖,没有想过下一站到什么地方。他说:“旅程会告诉我,应该去哪里,一切自然而然。旅途中,余师有时兼职打工赚取食宿费,大多数时候他是一名卖唱的“流浪歌手”。卖唱时,他总会在摊位放上自己制作的明信片,如果路人觉得他唱得好,可以给钱取走。很多时候,大家只是凑热闹,听完就散。
有一次在大理,他在城墙下卖唱,被围观了几个小时都没人丢一块钱。“自己高兴就好。”余师说,他唱歌从不在意是否有人给钱。就这样,余师用了近一年的时间,走过了云南、广西、福建、上海、北京等地,几乎走遍了半个中国。 一路上为了节省开支,他找管吃住的活儿,在客栈当过服务员、给摄影师干杂活打灯……尽管这样,他还是经常缺钱。在广西阳朔时,因为没钱,有一个月一日三餐他基本都吃米线。余师说,现在看到米线都想吐。
我不是以乞讨者的身份站在路边去唱歌。而是想和大家分享我在这世上发现的美丽和温暖的事。我觉得,流浪也可以是美好的生活方式。”余师认为,人生最大的快乐在于分享,“有钱人可以博施济众,我没什么钱,但可以分享我的笑容和快乐的方式。”第一次流浪回家后,他制作了一些吉他、摄影、烹饪方面的教程,免费上传到网上跟大家分享。余师说,流浪旅程改变了他的人生,以前抑郁、易怒,爱抱怨的他,现在活泼开朗,内心充满感恩。
余师靠歌声挣取路费,尽管生活十分拮据,他也会去做义工,比如免费给一些残疾儿童唱歌,在旅游地免费教当地的小孩子弹吉他。他说,和小朋友在一起,觉得特别开心,”孩子们都很纯真,让人享受到一种最简单、最纯净的快乐。” 再次启程 目标走完整个中国去年底,余师在北京成功举办了个人摄影展及音乐会。6月,余师的流浪游记《身体和灵魂,总有一个要在路上》一书正式出版。同时,余师的第一张个人唱片也在筹划中,计划今年底制作完毕。
今年上半年,余师在家里陪父母,他想要将理想和亲情之间的冲突,减少到最小。6月3日,他再度启程,以西藏为起点,决定继续以摆摊卖唱的方式,完成自己环游中国的目标。问到是什么让他坚持下来,余师说:“是相信,是知足,是倔强。”接下来,他还准备环游世界。他说,他想知道:“一个无钱无势的普通青年,究竟能够走多远。”余师心语曾经的我以为音乐只是一种消遣,后来我发现它已经变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 庆幸自己能把自己的生活写成歌记录下来,很多年以后拿出来听,会不会老泪纵横。我相信生命中的困惑总会找到属于它的出口,虽然在出口等待的也许是下一个困惑。就这样继续写下去吧,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。难忘的旅途
1、丽江星夜骑行
一个人骑车去云南丽江拉市海拍摄夕阳,回来天彻底黑了。蚊子像暴雨打在脸上,我沿着山路下滑,非常危险,也非常浪漫,在大片星空和浩瀚月光下,即使没有路灯,也缓缓骑回了古镇束河。
2、厦门海边看日出
第一次在海边看日出,听着汹涌的潮声,看见远方的日头渐渐升起。在阳光的照耀下,大海变成了床,上面铺满金色的棉被,感觉世界像是初生。
3、颐和园雪中等日落
去年到北京正是初冬,沿着雪后的颐和园缓行。在一片灿烂的余晖里,看着夕阳消失在树枝的那头。为了拍摄,等了几小时,差点就迷路回不去。(华西城市读本实习记者 江龙 实习生 高小英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)
余师今年24岁,出生在内江的一个普通家庭,喜欢音乐,摄影,烹饪和文艺。2009年,大学毕业的他,进入一家IT公司工作,但他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。因现实和理想冲突,去年辞去工作,靠吉他卖唱走遍半个中国,成了一名“流浪歌手”。去年底,他在北京成功举办了个人摄影展及音乐会。代表作品《身体和灵魂,总有一个要在路上》,该书记录了他流浪半个中国的旅程,今年6月正式出版发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