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T网站何处去
中国IT网站发展的历史悠久,几乎是伴随中国互联网的兴起而开始。成千上万的网站建立又倒闭,生存下来的已经不多,而目前做得比较不错的几个也经常格局变动。纵观其发展历史,IT网站一直只提供“资讯”服务,唯一改变的,内容服务不断变化,越来越接近网民的需要,而生存得还可以的几个网站在服务内容侧重点不同,各有自己的优势。但资讯服务现在的赢利模式并不好,不能带来真正长久可观的利润空间;所以,所有的IT网站都走到了一个瓶颈。
IT网站,路在何方?
一、网站的赢利模式――软模式和硬模式
IT业可以分为两大方面――软件服务和硬件服务。像Intel、Dell、lenovo等主要提供的是硬件服务,像microsoft、IBM、Yahoo、163等主要提供的是软件服务(这里的软件服务指的是广义的软件服务,包括狭义软件、系统、网络服务等)。而不管软件服务,还是硬件服务都有“软”和“硬”两种赢利模式。所谓“硬模式”,即消费者消费了商家的产品,就很自然地会拿出钱,也只有拿出了钱才能消费商家的产品,买Dell的电脑,就必须付钱,Dell每提供一项硬件服务,就能获得一项利润;硬件服务提供商,更接近于传统的赢利模式,产品与利润是对应的,其赢利模式也简单。而“软模式”,就不是这样,是一种间接的利润获取,顾客消费了产品并不一定付钱,商家获利必须从第三方;sina提供新闻服务,顾客并不为这些付费,sina从广告商、新闻短信等获取利润;这种模式,顾客起的是人气作用,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者。
目前,所有的资讯网站几乎无一例外的靠“软模式”赢利。以前门户网站是这样,现在的IT网站如天极、赛迪更是这种赢利模式。“软模式”赢利见效慢,那些门户网站无一走了好几年,烧了很多钱才靠人气从广告、无线实现赢利。软模式”投资多,成本高,这样才有互联网的“烧钱”时代。“软模式”赢利不稳定,易变,政策或技术等改变都会减少一大块赢利空间,如无线方面的变化就影响了sina的赢利。“软模式”维护成本高,一个资讯网站的一个小小的资讯频道常常要几十个编辑在维护着。“软模式”竞争优势不强,不具有竞争壁垒,对新进入者是能比较有效抵挡,但对同等竞争对手却抵挡乏力。163推“科技”,完全可以赶上那些做了几年的IT网站。“软模式”有一个很大的好处,就是“掌握用户”。
当今社会,只有两种情况才能当老大,一种是控制了上游的核心技术或资源,像微软、Intel;另一种掌握了用户,像国美。“软模式”是掌握了用户,本应该当老大的,可是怎么还会赢利瓶颈呢?这是因为,“软模式”只有“硬模式”配合才能更有效赢利。有一部小说,写精英人类的,一男一女两个精英人,男性精英人天生有超能力,女性精英人在没有男性精英人的配合下是没有超能力的;而在男性精英人的配合下,超能力不仅能复苏,而且更强,同时男性精英人的超能力也更强。“硬模式”有天生的赢利能力,但缺少用户基础,配合“软模式”二者都能发挥更大的赢利空间。说到现在,还是那么“虚”,究竟“软硬模式”的搭配在IT网站如何实现呢?
二、资讯的赢利模式――“软模式”?“硬模式”?
一直以来,大家都觉得,资讯只有“软模式”来赢利,只能带来人气,靠其他实现赢利;即使资讯要按价售卖,也只能是机密重要资讯、卖给企业才能收钱,卖给个人是没办法收钱的。其实,资讯是可以卖钱的,是可以直接赢利的,但必须做到两点:⑴ 资讯的单位价格必须降到很低。这并不是贬低资讯的价值,其实我们都忽略了资讯的价值在于整体价值,而不是单位价格。一条新闻卖1元/人,可能可以卖出1000人,那它的价值是1000元;如果卖1分/人,那就是说全中国13亿人至少有1亿人会买,那它的价值就是100万了。
⑵ 资讯的购买者同时也能是资讯的销售者。不能整天让人买东西吗,也要让人赚钱,才能买。既然,每个人都能从资讯中赚到钱,让他花很少的钱买资讯,他怎会不接受。所以,资讯本身既可以实现“软模式”,也可以实现“硬模式”,关键在于怎么运用。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的资讯网站一直没办法从资讯中实现“硬模式”,不能拿资讯卖钱,因为他们都没做到上面两点。假如,IT资讯网站的所有资讯都标上1分/条,只给注册会员看,而一注册就送他100分;同时,所有资讯也由用户上传、搜集,上传一条,只要有人看了,就给他0.5分/人的回报。大家可以想想,或问问自己,会去这样的资讯网站看资讯吗?
三、IT网站的赢利“硬模式”
说完了资讯的“软硬模式”,并不是说IT网站的赢利模式只有再从资讯做文章了。IT网站的真正赢利模式在于――“落地”。有了人气、有了用户做什么,当然让这些用户去消费了!怎么消费?IT吗,去消费IT产品。所以,IT网站必须跟线下结合,跟线下的IT厂商结合,跟联想、华硕或中关村的海龙、中芯、鼎好等结合。太平洋电脑这方面做得不错,它线上线下都有,但它还是陷入了一个死胡同。结合不是做广告,由广告来带动销售收入。那还是传统模式,是“软模式”。所以这些网站啊,有时候做事,就是喜欢兜来兜去,最后兜到原地。
这种结合,应该是系统化的结合,应该是线下业务网上做,应该是把所有的商家和顾客调动起来、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。马云说了这么句话,阿里巴巴希望有一天,都有的商户把管理、财务等都搬到阿里巴巴。他现在把商户的业务搬到网上了。IT网站也应该是这样的――让商家在网上办公,让消费者在网上消费,网上网下紧密结合!这不就是在“软模式”中融入了了“硬模式”了吗?